定位中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退出
理想汽车:首发『双能战略』,暂不考虑换电
来自:电动邦
作者:王鹏翰
2023-04-20 00:00:51
手机浏览

2023年4月18日,理想汽车携理想L7,理想L8和理想L9亮相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并发布『双能战略』,将在『智能』和『电能』全面发力。

发布会上,理想主要释放了以下关键信息:

『智能战略』方面:

● 理想智能驾驶正式迈入了3.0阶段,从高速场景进入到城市场景,它的发布将使理想汽车Max车型彻底摆脱高精地图的依赖;

● 理想AD Max 3.0的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二季度开始推送内测用户,并在未来实施系统软件和服务终身免费;

● 全场景NOA导航辅助驾驶年底将覆盖100座城市;

『电能战略』方面:

● 发布800V超充纯电解决方案,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

● 超级充电站的首批25个场站将在5月底前开启试运营,年底将建成300座高速超级充电站;

● 到2025年目标建成充电场站3000座以上,将覆盖全国90%的国家高速里程以及一二三线主要城市;

● 与宁德时代签署《全面战略协议》,理想汽车首款纯电车型将成为全球首款搭载4C麒麟电池的车型;

● 到2025年,理想汽车将形成 『1款超级旗舰车型+5款增程电动车型+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产品布局。

发布会后,我们也对理想汽车总裁兼总工程师马东辉和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博士进行了媒体群访,询问他们关于理想未来的战略规划与技术革新的相关问题:


问:AD Max做到终身免费,在行业里算是比较少有的,很多品牌都会有付费的需求,您是怎么有免费的底气?

郎咸朋:标配和免费都是理想从第一天开始进入智能驾驶就制定的策略,从没有变过。我们的初衷还是说想把智能驾驶的能力变为用户的资产,而不是他的费用;在二手车交易时,价值自然而然转让给了买二手车的用户,买了这个车之后可以继续享受AD Max和Pro的能力以及好处。

我们始终有一个理念,智能驾驶能力应该是普惠到所有人的,而不是少数人的权利。而且我们认为,作为智能汽车而言,未来如果没有高级别智能驾驶能力的车就不能称之为智能电动车。因为这个理念,我们做车一定要标配智能驾驶能力,否则我们的用户就不能完全享受和体验到智能电动车所带来的好处,这也是为什么终身免费的问题。


问:在充电介质方面除了碳化硅,是否有考虑布局氮化镓材料供应商的选择?

马东辉:之前理想汽车很少对外沟通技术,大家对理想汽车的产品、用户需求是非常认可的,所有产品功能的表现需要很强的技术作为支撑。现在理想汽车慢慢做一些改变,让媒体和用户理解我们做产品背后的技术,包含今天发布的自研的碳化硅、三合一、热管理系统,其实这些我们在几年前就已经有在做,这点也是想呼应你说的氮化镓,我们也会去关注并跟踪一些重要的技术方向的发展和趋势。


问:目前在补能方面做了纯电,除了增大电池的充电功率外,未来会有考虑做换电的布局吗?

马东辉:关于换电问题,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增程换电还是高压快充,都是解决用户在补能过程当中的一个痛点,换电我认为也是一种解决方案,但理想汽车并不会选择这种方式。

第一点,因为无论是液态的石油还是无形当中的电,其实它是没有物理边界的;但是如果说换电的话就要换整个PACK,它是存在物理边界的,而要在不同车型、不同品牌上做兼容本身就是非常大的挑战,我觉得不符合我们效率优先的原则。

第二点,我们认为超充是可以提高效率的,首先充电枪的标准是极容易统一的,国家有相关法规,但是对于PACK、换电等其实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要求,也很难出台一个标准。

第三点,无论是我们的超充还是市场上第三方的超充,它其实都是一个公有化的资源,我既可以给别人充,我的车又可以在别的品牌充电站去充,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快充或者超充的技术推进起来,我并不认为换电在乘用车的推进中能够比超充做得更好。


问:想咨询一下关于800V快充解决方案,理想有没有信心将普及速度提至第一梯队,因为第一梯队品牌的800V现在在市场上释放出来的,真的是少之又少?

马东辉:我认为我们肯定是第一梯队的,并且我们今天宣布的并不是说只做其中的一个车型的配置、对外做一个营销宣传。我们是要确保可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执行,我相信大家也知道理想汽车的风格,往往是说我们已经做到了,但是还没有对外去说。所以说高压4C这个是绝对有信心能够做到行业的领先水平的。


问:之前特斯拉在投资日上宣布在下一代车型上会把碳化硅的含量减少75%,现在理想也是在投产做这个方案,特斯拉的路线会不会对我们的工厂或技术路线有影响?

马东辉:首先是并不会,我们认为碳化硅特别适合高压纯电车型,因为可以解决效率的问题。其他品牌提出来碳化硅或IGBT混用等类似减少碳化硅芯片使用的面积方案,我判断更多是出于成本去考虑。理想汽车在高压纯电车型主驱控制芯片上会采取碳化硅,通过深度自研、自制或成立合资厂的方式,我们有信心把碳化硅技术路线的成本降低。


问:增程对产品的定义一定是不同于纯电的,比如说增程一直在强调没有里程焦虑,但纯电还是会有焦虑感的问题,怎么样解决这两个完全不同驱动类型的产品定义问题?

马东辉:在产品定义方面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我们是希望购买理想增程电动车型的车主和购买理想纯电车型的车主都不要有里程焦虑,同时也希望增程的补能体验和便捷性跟燃油车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的初衷与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布高压快充产品的原因。

在产品定义方面,要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和使用场景做选择,增程车型驾驶起来跟电动车是一样的,补能是跟燃油车是一样的,长途发电、城市用电、露营放电,它所适用的场景不仅仅是城市、城际间,更多用途是希望有车主开着我们的车到西藏、新疆去玩,往返于不同的两个城市中,它适合这样的使用场景。

大家出行半天绝大部分在城市内,在高速上,无论是理想汽车还是其他品牌,大家都在大力推进超充桩的铺设,它能够极大解决城际之间出行的需求。增程所能够达到的出行范围和纯电是有差别的,要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判断。


问:理想不做纯电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电池成本高,我们现在开始做纯电,电池贵的问题怎么解决?

马东辉:从今年年初开始,原材料碳酸锂出现了大幅的降低,每吨从50多万降至最近的20万+,甚至跌破20万。本身电池的价格是下行的,电池成本占电动车当中非常大的一部分,我觉得从趋势上来看有利于电动车行业的发展。


问:刚才提到高压快充提升到『10分钟续航400公里』,对于用户从系数上来说等于5分钟实现200公里的水平吗?

马东辉: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换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比如说两个人进行赛跑,你跑200公里,他跑400公里,最后200公里的速度跟以前肯定是不一样的;200公里在充电5分钟以后,电池会发热,这时会考虑电芯设计能力以及在快充过程当中如何结合热管理系统让它冷却下来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你接下来5分钟充电的速度仍然跟之前一样,我觉得从技术挑战上是不一样的,肯定是充电10分钟行驶400公里的挑战更大。


问:随着L系列车型开始陆续交付,今年销量整体全年预期大概能到多少?

马东辉:今年主打车型是L9、L8、L7,这三款车型是去年下半年和今年Q1进行发布的,产品力和竞争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三款车的价格区间在30-50万元,而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希望能在30-50万元区间乘用车当中占比提升至20%的市场份额。这里的乘用车包含燃油车和BEV,我们的竞争对手也不能仅仅看纯电,还要看所有的车型。去年我们做到了9%的份额,今年是20%,这是关于今年销量的目标。


问:理想在两个月前说把充电桩当成产品而不是服务来做,我们内部是怎么理解的?

马东辉:第一,我们跟第三方做充电桩的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把车、桩、云打通,只有给车充电才能体现出桩的价值。我们会把从车端的软件、硬件,到桩以及云上的数据作为整个产品进行考虑和运营,并不是说在桩上能充电就是所有的体现了。比如说4C超充,为了降低大电流发热量,很多车企会把充电的枪线做的很粗、很重,男士都需要用两只手才能拔下来;但如果是做产品,肯定是要考虑到用户的体验,我们的超充充电枪径非常小,只有24毫米,即使女士也可以非常轻松的单手把它拔下来再插回去。

第二,尤其对于理想汽车的车主来说,当我们去寻找充电桩时,如果寻找到了自有汽车产品的充电桩,对于每根枪的状态都会有非常清晰、准确的显示,这也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在充完电之后可以即查即用,不需要密码就可以进行支付,这都是按照产品的思维来去看充电桩,而不单单只是一个桩。


问:今年理想就要发纯电的车了,对于超充桩的规划是什么?你们怎么平衡用户体验和成本?

马东辉:超充桩和产品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到底先有桩还是先有产品的问题,理想汽车选择的是同时去做。到今年年底,我们规划是要建成300座以上的高速超充桩,覆盖到国家的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0%;2025年的目标是做到3000家,以『1000+2000』的规模分别布局在高速与城市。

在成本方面,理想汽车会秉持着一贯的比较『抠』的做法,在技术方案上不断地做迭代和扩充。打个比方,现在的方案是『1+3』,场站主机最大功率是480kW,基于现有方案,未来是可以不断地进行迭代的。在整个场站的主机功率方面,有机会从480kW提升到640kW,甚至后续会通过一些储能等方式进一步扩容达到800kW。你会看到我们的方案可以非常灵活的去平衡用户的体验和成本,如果说4C高压车型多了,就可以把『1+3』变成『2+2』,如果前期符合充电条件的车比较少,我们就先保持『1+3』的架构。


问:相信两位也已经感受到了这一次上海车展竞争激烈的程度,前两天也有华为、小鹏提出了遥遥领先的口号,怎么看待今年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竞争的格局变化?

郎咸朋:自动驾驶确实这两天提的比较多,我觉得大家『卷』起来了,首要原因是是现在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刚才我也提到了大模型、大算力的内容。

第二个原因是我觉得产品这一部分的用户接受程度也到了一定的拐点,刚才提到了ADAS辅助驾驶、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大家接受程度与使用频率也都比较高了,接下来自然而言就会进入到城市导航辅助驾驶竞争里面,这个我觉得挺好的,大家一起来卷、一起竞争,这个东西发展就会越来越快。

马东辉:我有同感,尤其说今年疫情放开之后,上海车展大家都是憋着放大招,其实是有点『卷』的感觉。

昨天在跟同事聊的时候,往往也都是说百米赛跑之后首先感谢的是对手,是对手激励碰得越快、迭代速度更快,我觉得也是一样。我们把格局放大,希望国内的所有自主品牌做得更好,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才是共赢的选择。

第二点我想说一下,我的内心感受就是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家企业都会有自己的长处,我觉得应该是相互学习,并且尊重对手。

同时大家也知道研发投入包含技术是有周期的,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可能我们看到一个功能,背后其功能或者说蕴含的价值大家不见得能够体验到,比如说人才、人才规模、人才密度等,比如说你的组织、商业模式等,都会影响到企业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变化,而不仅仅是说单一的某个功能或者单一的技术。


问:今年新能源车的行业格局是什么样的?

马东辉:首先我是看好的,我个人预判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可以达到38%-40%,虽然说可能Q1的数据并不及预期,但是我认为在Q2、Q3两个季度,整个市场回暖迹象已经显现出来了。大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是越来越高,所以我觉得拐点很快就会到来。


邦点评

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理想汽车总共交付了52584台新车,同比2022年一季度增长65.8%,是30万元以上新能源品牌销量的第一名,也是包含燃油车在内的30-50万SUV销量第一的品牌。截止目前,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经突破32万辆。在访谈中,我们也能看到理想前瞻且严谨的规划布局,以及快速进化的产品力,在竞争愈发激烈的2023年,继续领跑细分市场对理想来说并非难事,我们也期待其首款纯电车型的到来。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收藏
分享到:
最新文章
最高续航401km,搭载CTB一体化技术,9.68万起售的元UP正式上市
高速NZP略保守,内饰大升级,试驾全新极氪001
从「新世代概念车」,看宝马在2025年如何玩转电动化
试驾哈弗二代大狗Hi4!从城市到越野,性能与能耗完美兼顾
浅析 | 东风日产「启辰DD-i超混动」系统
双电机四驱,续航820km,红旗EH7能否在家用/公务车市场多点开花?
奥迪Q6 e-tron全球首发,出身PPE平台,保时捷Macan EV的“平替”来了?
两把锁+空悬+CDC!超级增程2.0!深蓝G318正式发布
新BaaS+新电池+新品牌,蔚来构建商业版图“二期工程”
享界S9/光束ACEMAN领衔,这几款全新纯电轿车谁最有潜力?
金标大众!配备双电机!大众安徽首款车型定位纯电轿跑SUV
保时捷Taycan Turbo GT领衔,新款Taycan全球同步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