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刻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世界经济结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护航,激发更强劲的创新引擎,以法治为保障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五个中心建设。
2025年4月25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和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作为主办单位,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协办单位的“智驾未来 法筑新程”2025上海国际汽车高质量发展法律论坛(以下简称“法律论坛”)于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作为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年上海车展”)的核心配套活动,法律论坛旨在以法治力量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铺设规则轨道,以中国智慧为世界汽车文明进程注入法治动能。
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参展企业中,梅赛德斯-奔驰、博世、佛瑞亚、舍弗勒等国际品牌与上汽、蔚来、吉利、极氪等中国制造在法律论坛同台论道,吸引了逾300位汽车行业的专业人士参会,呈现出中国汽车产业法治生态建设的蓬勃图景。论坛吸引整车制造商、智能供应链领军企业、跨境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及学术智库等全产业链参与者深度交融,共绘汽车产业法治蓝图。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主任周敏浩和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会长黄峰作开幕致辞。
周敏浩会长指出,2025年是上海车展举办的40周年,也是创造历史新高的一届车展,展出面积超36万平方米,参展厂商近1000家,1308台展车中有163台新车系现场首发。上海车展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A级车展活动之一,也是世界汽车行业最高水平的首发地和首秀场。作为2025上海车展的主办单位,上海市贸促会始终将服务中外企业和推动国际经济贸易的合作交流作为立身之本,除举办车展等国际展览为中外经贸合作牵线搭桥之外,还积极打造融合国际商事仲裁、经贸调解、商事认证、风险预警的国际法律服务矩阵,帮助企业运用法治思维和进行合规经营。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始终关注汽车行业的法律需求,以高质量的纠纷解决服务护航汽车产业的稳步发展。过去五年,上海国仲受理了2400余件涉及汽车行业的仲裁案件,争议金额逾人民币380亿元。除了传统的销售、维修和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外,智能汽车系统软件开发、新能源汽车、汽车用户数据纠纷等新型纠纷类型层出不穷,案件数量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他倡议,以此次法律论坛为契机,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全球车企把更多新品首发、创新研发和新业务、新布局放到上海;用接轨国际的优质经贸法律服务,助推中国车企在不断开放的国际合作中行稳致远。
黄峰会长指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的深刻变革,上海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始终是这场变革中澎湃涌动的全球科技策源作用。得益于外资汽车企业在上海的集聚,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会长与上汽集团合作在2003年成立了汽车分会,目前有78家外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会员,已成为协会最具影响力的分会。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更与企业出海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密切相关。外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凭借其全球化发展的经验,可以继续成为中国车企走出去的理想伙伴,中外车企合作出海应当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本土新能源企业、跨国车企和国际仲裁机构的三位法律专家,蔚来集团副总裁、首席合规官、全球总法律顾问高岗,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总法律顾问Michael Mazart和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秘书长王唯骏分别从全球化竞争的不同维度,针对创新、合规、安全、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和争议解决等关键议题,诠释了法治力量对汽车产业破局的关键作用。
专题研讨环节包含“车企出海的法律合规与风险防控”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与法律挑战”两大主题。发言嘉宾来自汽车行业上下游的海内外企业、行业组织、仲裁机构和各大律师事务所,他们结合各国最新的法律法规与监管趋势、全球化布局中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企业出海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跨境争议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充分展现了法律在引领汽车产业合规发展、赋能技术创新、保障企业“走出去”战略中的关键作用,也为车企法务与合规团队提供了实践借鉴与策略参考。
“法筑新程”,法筑的是全球汽车产业的规则之基,“智驾未来”,未来的壮阔图景需要全球智慧的共绘共荣。在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的十字路口,法律规制既成为技术创新的护航舰,更是国际合作的通行证。从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规范到自动驾驶伦理的立法探索,从知识产权全球布局到国际贸易规则适配,法治体系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基因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正在构建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汽车产业法治生态,以规则之“盾”捍卫创新成果,以制度之“桥”连接全球市场。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用国际通行的仲裁方式解决跨境经贸纠纷,迄今已作出3万余份仲裁裁决,争议金额超过人民币3,800亿元,案件涉及10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56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上海对外开放和扩大国际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涉外仲裁工作得到各界的支持和长足的发展。上海市贸促会正积极推动上海国仲打造成为国际一流仲裁机构,致力于服务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去年设立的上海国际仲裁(香港)中心,由龚正市长和李家超特首在沪港合作会议上揭牌,已获准列入“内地香港仲裁保全安排”名单,并成为经香港律政司认可的仲裁提供者。未来,上海贸促会将承担起上海市设立企业海外服务点的重任,持续推动上海仲裁机构的海外布局,做优做强国际仲裁专业服务,帮助企业化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