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退出
子弹上膛,20-30万的高地之争
来自:电动邦
作者:LYNX
2020-11-30 09:46:00
手机浏览

经过几年来大浪淘沙式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如今俨然是中国车市“全村最大的希望”——蔚来、理想、小鹏三家新势力今年上演了销量和市值的狂飙突进;广汽、长城等传统厂商也把新能源上升到了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更不用说大家都知道的,五菱宏光MINI上演的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好戏……

市场繁荣之上,还有国家层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对未来市场整体的长远规划。《规划》提出,2025年新能源新车销售量达到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这20%是什么概念?按比较乐观的估计,5年后我国乘用车新车销量大概会在2500万辆的规模,那么新能源乘用车年销量应该达到500万辆。

实际情况则是,根据乘联会数据,我国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为106万台,在2069万的乘用车总销量中,仅仅占比5%。

同时,与大家感受中市场热度相反的是,今年前十个月,我国新能源车累计批发量为78万辆,同比还下降了6%——这么看来,即使接下来两个月销量大涨,整体销量依然会维持在百万出头,距离2025年目标可谓任重道远。

那么剩下近400万辆市场增量在哪里?问题的答案,我们也许能从李斌今年在很多采访中的一句话作答:

“蔚来的竞争对手并不是特斯拉,而是燃油车。”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是如此,面对从增量向存量转换的市场环境,新能源,或者更直接地说,纯电动车要想进一步增长,接下来需要杀入的,是家用燃油车的腹地。

在昨天的推送中,邦老师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几款10~20万区间能与燃油车分庭抗礼的“种子选手”。但无论对于市场还是对消费者来说,更重要和更值得期待的是20~30万价的车型。

■ 尚待释放的潜力,车企利润的奶牛

如果在电动邦网站上用“20~30万+纯电”为关键词搜索,你也许会稍显意外地发现,搜索结果只有小鹏P7、比亚迪汉EV&唐EV两兄弟、降价后的特斯拉Model 3以及没啥存在感的奥迪Q2L e-tron等寥寥几个结果。

从实际销量数据上,大家也能发现这个价位区间的市场潜力。以乘联会10月份的销量数据为例:

如果只看前十名,除了Model 3之外,20~30万区间的纯电动车居然只有汉EV。把榜单拉到更长的20名,增加的入围也只有小鹏P7一位选手。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在10月市场中,纯电动中A00级占比42%、B级占比21%。这也证明了在传统家用燃油车至关重要的20~30万B级车型细分市场,新能源车型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要满足挑剔的中国消费者,一款B级纯电动车的空间肯定不能小,续航里程低于500公里现在都不好意思出来打招呼,还有各种智能化配置、豪华内饰用料都得给堆上去……大家不妨想想,现在满足这些需求的电动车有哪些。

另一方面,车企从赚钱的角度来说,20~30万的走量车型,也是重要的利润奶牛。毕竟商业的最终逻辑是赚钱,宏光MINI销量超过Model 3,我们吃瓜群众是看个热闹,在企业眼里,胜败最终还是要靠利润说话。

目前,业界普遍认同的是纯电动车最大成本为动力电池,邦老师现在给大家来粗略算一笔账。

根据相关数据,目前主要的动力电池企业生产成本已经低于1000元/千瓦时,加上各种采购成本,我们粗略地将车企采购动力电池成本估算为1300元/千瓦时。

那么一台搭载70.8千瓦时电池,工信部续航里程586公里的小鹏P7长续航入门版,其电池成本价格大约为9.2万元——对比其22.99万元的定价,可谓是合情合理,实现了定价和成本上的均衡。

一边要满足消费者对续航等产品力的实际需求,一边要保证企业的盈利,定价在20~30万元区间B级纯电车型市场,显然是所有新能源厂商接下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对了,对于我国本土传统汽车厂商来说,这个价位还有另一层品牌升级意义。曾几何时,“20万的天花板”对本土车企来说,一度是难以逾越的魔咒。而借着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东风,蔚来、理想这种曾经不入传统厂商法眼的毛头小子,却能一下子迈过这个坎,实现了“生来豪华”。在某些吹嘘“分分钟造出特斯拉”的厂商内心深处,很难说没有一丝眼红和嫉妒。

■ 逐渐热闹的战场:已经登场和将要登场的

回到实际的车型上,除了不讲武德一路降价到25万级别的国产Model 3,在20~30万细分市场领域几乎还没有能真正算得上成功的车型。

前面提到的已经上市的比亚迪汉EV和小鹏P7,都属于今年年中才开始交付的新产品。两者的综合续航里程均已达到了600公里左右的级别,且有各自的优势—— 比亚迪有号称最安全的“刀片电池”加持,小鹏则在智能化上号称能和特斯拉分庭抗礼。可以说,这两款车是目前这个价格区间最有能力与Model 3乃至其他燃油B级车分庭抗礼的实力选手。

同样的具备实力,这两款网红车型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类似:产能和营销。

由于刚刚上市不久,小鹏P7和比亚迪汉分别刚刚下线第1万台和第2万台车,绝对意义上的产能就依然有限。同时“刀片电池”的技术难度和小鹏还较为薄弱的制造水平,显然依然会分别对两款新车的生产带来影响。

另一方面,如何才能让“酒香能被众人知”是两家企业都面临的问题。

比亚迪依然是老问题——如何让更多消费者能接受一款20万以上的比亚迪?要知道性能参数其实也非常出彩的比亚迪唐EV,最终却没能收获理想的销量数据。

小鹏则是需要进一步扩大知名度,让更多消费者知道、了解小鹏。这一点上,刚刚在广州车展上推出的P7“鹏翼版”营销意味就非常明显。想想能比一辆亮黄色的电动车在大街上夸张地打开剪刀门更吸引眼球的事情,好像着实不多。

在比亚迪汉EV和小鹏P7的身后,我们还能看到不少厂商正摩拳擦掌,准备进入这个细分市场。

首先最抢眼的,显然是此前已经开启预售南北大众两款ID.4系列车型。虽然亮相不久,大众就陷入了“重新发明鼓刹”的是是非非中。但25万的预售价、555公里续航、MEB纯电平台这些账面上能力已经让人觉得很香了。

等到实际上市之后,ID.4系列在大众的产能优势、庞大的销售网络和成熟的营销体系加持下,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实在是有点让人不敢多想。毕竟在舆论风波下闷声发财,是大众的一贯强项。

同时,本土传统车企也没有闲着。比如在广州车展上22万元开启预售的上汽Marvel R,即使没有公布更多的性能参数,看看下面这个外型,再看看官方公布的5G科技、93千瓦时电池选装包等信息,应该也有实力成为国产品牌电动车下一个门面担当。

此外,还有从亮相之初就备受关注的领克首款电动车ZERO CONCEPT。作为SEA浩瀚架构的首款产品,领克ZERO CONCEPT 700+公里的NEDC续航、4秒以内零百加速、20万公里无衰减电池……无论哪一点,都能“溢出”来形容。同时,邦老师从相关渠道取得的信息是,明年正式上市的量产车价格不出意外,也会落在20~30万这个区间。而且,实际量产车的内饰也是相当的惊艳。

最后,当然还不能忘了特斯拉Model Y。虽然目前的预售价在48万以上,相信即使是特斯拉官方现在正式严肃地跳出来说后续不降价,可能也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相信。早已有研究机构分析认为,国产Model Y的入门价将降至27万左右。

而被马斯克称为“特斯拉最出色工程之一”的热泵将给Model Y的续航带来什么样飞跃、FSD自动驾驶又将如何进化,相信每一个想买的特斯拉的等等党们都会非常期待。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款重点车型,我们还不应该忽视的是,在中外排放政策的压力下,传统品牌的插电式混合车型对市场的教育:给本来想买燃油车的消费者带来了“触电”的机会。而就像插混本身只是过渡技术一样,对感受了电动体验的车主们来说,要想再回到燃油车将会相当困难。那么在插混之后,对他们来说,选择一辆更加成熟的纯电动车可谓顺理成章。

昨天的推送里,邦老师已经为大家分析了燃油车的现实困境,在此不再赘述。如果说10~20万市场电动车与燃油车的竞争已经刺刀见红。那么在20~30万细分市场,各大厂商如今已是子弹上膛,即将展开一场更加激烈的高地之争。作为消费者来说,如果觉得目前市场上的纯电产品还有些高低两极分化,不妨再持币观望一段时间,更多性能更均衡、更具性价比20~30万级别的纯电车型明年必将接踵而至。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收藏
分享到:
最新文章
最高续航401km,搭载CTB一体化技术,9.68万起售的元UP正式上市
高速NZP略保守,内饰大升级,试驾全新极氪001
从「新世代概念车」,看宝马在2025年如何玩转电动化
试驾哈弗二代大狗Hi4!从城市到越野,性能与能耗完美兼顾
浅析 | 东风日产「启辰DD-i超混动」系统
双电机四驱,续航820km,红旗EH7能否在家用/公务车市场多点开花?
奥迪Q6 e-tron全球首发,出身PPE平台,保时捷Macan EV的“平替”来了?
两把锁+空悬+CDC!超级增程2.0!深蓝G318正式发布
新BaaS+新电池+新品牌,蔚来构建商业版图“二期工程”
享界S9/光束ACEMAN领衔,这几款全新纯电轿车谁最有潜力?
金标大众!配备双电机!大众安徽首款车型定位纯电轿跑SUV
保时捷Taycan Turbo GT领衔,新款Taycan全球同步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