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在深圳龙岗很露Bistro,邦老师首次体验了领克10 EM-P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这座城市以繁华和拥堵并存的交通环境,成为了测试智能辅助系统的绝佳场地。领克10 EM-P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高达700TOPS,这样的硬件配置即使在新能源车市场也属顶格水准。
外观设计:运动美学与科技感的融合
领克10 EM-P第一眼就传递着强烈的运动气息。5050mm的车身长度和3005mm的轴距勾勒出流畅的轿跑造型,既保留了领克家族的设计语言,又增添了更多创新元素。
分体式大灯和贯穿式尾灯设计辨识度极高,主动升降尾翼不仅提升了视觉效果,更能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无框车门和全景天幕的加入提升了整车的高级感,实车比图片更有质感。
内饰座舱:科技与舒适的完美平衡
坐进车内,领克10 EM-P的座舱给人一种科技与豪华相融合的感觉。Nappa真皮座椅触感柔软,支撑性也很好,还带有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
15.4英寸中控屏显示清晰,操作流畅,搭载的LYNK Flyme Auto 2.0车机系统运行在高通骁龙8295芯片上,反应速度很快。说“打开空调23度并播放周杰伦的歌”,指令识别准确,切换歌曲时没有卡顿。
后排空间宽敞,邦老师1米78的个子坐进去,腿部和头部都有不少余量。后排扶手放下时,冷热冰箱的制冷声很轻,放几瓶饮料长途出行够用。
动力性能:强劲与高效的结合体
领克10 EM-P搭载的EM-P智能电混系统由1.5T Evo电混专用发动机与DHT Evo电驱系统组成,配合后桥P4电机,构成了强大的混合动力架构。
这套系统能够输出390kW的综合功率和755N·m的峰值扭矩,使这款中大型轿车仅需5.1秒即可完成0-100km/h加速。
在实际驾驶中,中前段加速强劲——在城市道路(0-80km/h)的常用速度区间内,动力响应非常迅捷。得益于电机的加持,起步轻快,油门踩下瞬间就有推背感,完成超车、并线等动作毫无压力。
车辆提供纯电、智能电混、性能和雪地四种驾驶模式,能够适应从城市道路到复杂地形的各种驾驶场景。纯电续航里程目前至高达到245km(CLTC工况),足以满足日常通勤需求。
智能驾驶:如老司机般的预判能力
领克10 EM-P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辆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高达700TOPS,为千里浩瀚H7辅助驾驶系统提供了强大支撑。
在深圳的城市道路试驾中,领克10 EM-P的NOA(导航辅助驾驶)表现令人惊喜。系统在拥堵路段能够自动保持车道,防止加塞;在人车混行的窄路能够连续绕行;还能精准计算对向车流的空隙,无保护左转也稳如泰山。
加减速控制自然,车道保持稳定,绕行和变道操作流畅。在复杂人车混行场景中表现出较高的预测和应对能力,具备一定的利他行为。
据了解,领克10 EM-P的AEB系统最高可在130km/h时速下实现刹停,G-AES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支持最高130km/h下连续2次避让,为行车安全提供了多重保障。
离车泊车:解决日常泊车痛点
领克10 EM-P的FTP指尖泊车和离车泊入功能在实际体验中非常实用。通过手机APP操作,车辆可以自动泊入或泊出车位,解决了窄车位上下车难的痛点。
系统对于各种车位的识别率很高,无论是垂直车位、水平车位还是斜列车位,都能轻松搞定。在实际测试中,即使遇到障碍物,车辆也能及时做出反应,确保安全泊车。
底盘操控:舒适与运动的平衡
领克10 EM-P基于CMA Evo平台打造,采用纯铝合金双叉臂前悬与增强版五连杆后悬,配合液压可变阻尼技术,平衡了操控与舒适。
在实际驾驶中,底盘表现整体偏硬朗,对于细碎的颠簸,不是一味的过滤,而是保留了一些震感传递到座舱,但车身余震控制得很好。
过弯时悬挂能提供不错的支撑,车身侧倾控制得当,给人很强的信心。转向精准,方向盘转过去的瞬间,车头立马就跟了上来,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的虚位
邦点评
领克10 EM-P以其全系标配四驱和激光雷达的配置,重新定义了20万级别智能电混轿车的价值标准。这款车最突出的亮点是其Thor芯片+激光雷达带来的智能驾驶体验,城市NOA表现流畅自然,离车泊车功能实用性强,真正解决了用户日常痛点。性能方面,390kW的综合功率和5.1秒的百公里加速表现强劲,而4.2L/100km的亏电油耗确保了良好的经济性。领克10 EM-P在性能、智能、舒适和经济性方面取得了出色平衡,是当前市场上最全面的智能电混轿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