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退出
造『自带超充桩的电车』,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正式发布
来自:电动邦
作者:邦老师
2025-08-03 21:09:42
手机浏览

当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0%,行业竞争的焦点已从『电动化普及』转向『体验升维』。在用户对续航、补能、安全、成本的多重诉求下,增程技术作为连接燃油与纯电的关键过渡方案,始终面临着『纯电续航不足、亏电体验打折、补能效率偏低』等行业性难题。

8月1日,智己汽车首发的「恒星」超级增程技术,以『66kWh、800V增程电池方案』为核心,通过全栈式技术创新,将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提升至450公里以上,综合续航突破1500公里,更以『全程顶级电车体验』重新定义了增程技术的价值边界。

从『续航焦虑』到『体验自由』

新能源用户的核心痛点,始终围绕『续航与体验的平衡』展开。调研数据显示,一周333公里的纯电续航可满足92%用户的城市通勤需求,但传统增程车型受限于电池容量,普遍将纯电续航锁定在200-300公里区间,用户不得不频繁补能;而长途出行中,增程器介入时的噪音、动力衰减,又让『电车体验』大打折扣。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的破局之道,在于从电池、动力、系统管理三个维度构建『全场景无妥协』的技术体系。

作为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超级骁遥MAX电池」,66kWh的容量创下增程车型量产电池的行业纪录。基于800V高压平台,其不仅实现450公里CLTC纯电续航——相当于北京至天津往返不充电,上海至杭州往返余电充足——更通过4C充电倍率实现『15分钟补充310公里续航』的超充能力。

『大电池+高快充』的组合,彻底改变了增程车『依赖加油补能』的刻板印象。对于无家充桩用户,工作日通勤可依赖纯电模式,周末一杯咖啡的时间即可补满一周续航;长途出行时,1500公里的综合续航则相当于从上海直达武汉无需补能,远超主流燃油车的续航极限。

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打破了『增程=过渡方案』的技术偏见。传统增程车型在电量低于20%时,往往因电池放电功率受限,出现动力迟滞、噪音骤增等问题,形成『满电一条龙,亏电一条虫』的体验割裂。

而『恒星』超级增程通过「超级骁遥MAX电池」的低电量放电技术突破,即使电量降至16%,仍能保持275.5kW的峰值功率输出,确保80-120km/h超车加速性能碾压同级。

『全程满电性能』的背后,是电池材料与电控系统的协同创新:纳米级防护层减少锂离子迁移阻力,AI能源管理系统动态调配功率储备,让增程器始终工作在最优效率区间,从根本上消除了『亏电焦虑』。

效率与体验的双重突破

增程技术的核心矛盾,在于如何让『发电端』与『用电端』实现高效协同。智己「恒星」超级增程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效率优化』贯穿于从发动机到座舱的全链路,构建了一套『无感发电、极致高效』的动力生态。

专为增程场景研发的「Zephyr 1.5T超效黄金发动机」,是这套系统的『能源心脏』。通过保时捷同源的VGT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其废气能量利用效率提升18%。宽域废气再循环技术将废气回收范围扩展30%,配合0.2mm超薄硅钢片与四阶缸孔变形控制技术,使整机摩擦损耗降低50%。

这些技术叠加的结果,是5.32L/100km的同级最低亏电油耗——作为中大型SUV,这一数据已接近小型燃油车的水平。而2.07L/100km的油电综合能耗,较主流增程车型降低35%,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1.42g,相当于传统增程车的1/12。

效率提升的同时,『无感体验』的营造更见技术功力。增程器介入时的噪音与震动,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痛点。智己首创的ERNC主动降噪技术,通过引擎舱、座舱、轮拱多源传感器采集噪声,实时输出抵消声波,使车内怠速噪音控制在36分贝以内——相当于图书馆环境的静谧水平。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增程器启机时的车内噪音增量最低仅0.01dB,通过中汽中心『噪音差≤0.5dB』认证,用户几乎无法察觉发动机的介入。这种『从物理隔噪到主动消噪』的全流程优化,让1500公里的综合续航全程保持『电车级』的安静平顺。

动力输出的『线性感』同样是体验升级的关键。800V碳化硅飓风电机增程版的应用,使电机效率提升至97%以上,配合「超级骁遥MAX电池」的瞬时功率响应,车辆在任何电量状态下都能保持一致的动力输出特性。实际测试中,其80-120km/h超车加速时间较同级主流增程SUV快40%,爬陡坡、急加速时的动力响应与纯电车型无差异。这种『无差别动力体验』,彻底打破了增程车『性能依赖电量』的技术瓶颈。

破解新能源用户的最后顾虑

对于新能源用户而言,『安全』与『适应性』是比续航更根本的诉求。北方用户的冬季续航衰减、电池热失控风险、补能便利性等问题,始终是阻碍消费决策的核心因素。智己「恒星」超级增程通过前瞻性技术布局,将『安全感』与『环境适应性』融入产品基因。

电池安全领域,66kWh增程专属电池包采用『航天级』安全标准,电芯单体缺陷率控制在十亿分之一(PPB级别),较行业常规的PPM级别提升1000倍。七重安全防护系统更形成全链路保障:电芯间填充气凝胶隔热垫与陶瓷硅橡胶,单颗电芯失控不会引发热蔓延。

此外,双防爆阀设计实现0.1秒内定向排气,配合1300℃耐高温陶瓷防火罩,确保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7×24h多参数监控系统实时检测电压、温度、气压,报警响应速度远超2026年将实施的GB 38031-2025新国标。这些技术不仅消除了用户对『电池安全』的焦虑,更树立了增程车型的安全新标杆。

针对北方冬季用车痛点,『低温畅行模式』展现了系统级的解决方案。在-10℃环境下,车辆可快速升温无需长时间暖机;即使在-20℃严寒中,电池通过恒温控制技术始终保持20℃最佳工作温度,彻底解决『充不进、充得慢、续航折损』等问题。中汽中心实测显示,其低温充电起始功率仍达170kW,确保冬季补能效率不打折。这种『全天候适应性』,让增程车型在北方市场的接受度大幅提升。

补能便利性的提升同样值得关注。除了800V超快充带来的『15分钟补能310公里』,系统对燃油的兼容性进一步降低了使用门槛——92号汽油即可高效燃烧,配合5.32L/100km的亏电油耗,长途出行时加油成本与传统燃油车相比降低40%以上。对于无家充桩用户,这种『电为主、油为辅』的补能逻辑,既保留了电车的低成本优势,又延续了油车的补能便利,实现了『鱼与熊掌兼得』。

增程技术的进化方向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的发布,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代表着增程技术的进化方向——从『过渡方案』走向『体验为核』。

首先,用户体验的『无妥协』是技术创新的核心目标。传统增程技术往往在续航、性能、成本中做取舍,而『恒星』超级增程通过大电池、高快充、高效增程器的组合,实现了『纯电续航媲美电车、综合续航超越油车、体验全程无落差』。这种『全场景覆盖』的思路证明,增程技术的潜力不在于『妥协式平衡』,而在于『系统性突破』。

其次,跨领域协同是技术落地的关键。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专属电池、整合上汽集团数十年发动机研发经验、应用航天级安全技术,智己通过产业链资源的深度整合,将『单点技术优势』转化为『系统能力壁垒』。这种『开放协同+自主创新』的模式,为新能源技术突破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最后,增程市场的价值在于『用户教育与市场扩容』。对于燃油车用户,『恒星』超级增程提供了『无需改变使用习惯即可拥抱电动化』的过渡方案。而对于新能源用户,其1500公里续航与450公里纯电能力,解决了『长途焦虑』与『补能依赖』。这种『双向兼容』的特性,将有效扩大新能源市场的覆盖范围,加速汽车产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

搭载『恒星』超级增程技术的新一代智己LS6即将于8月15日全球首秀,豪华旗舰LS9也计划在第四季度登场。这两款车型的市场表现,将验证『超级增程』技术的商业价值。但无论如何,智己通过这项技术传递的核心逻辑已然清晰:在新能源汽车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升级浪潮中,只有真正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邦点评

从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到今天的电动化革命,汽车产业的每一次进步,本质上都是对『出行自由』的重新定义。智己「恒星」超级增程的意义,正在于通过技术创新,让更多人摆脱续航、补能、安全的束缚,真正享受新能源时代的出行红利。这不仅是增程技术的里程碑,更是汽车产业向『用户中心主义』转型的生动注脚。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收藏
分享到:
最新文章
销量突破170万!宏光MINIEV170万用户盛典欢乐起航
华系首款家用纯电SUV,全新岚图知音正式下线,将于8月底上市
一汽奥迪全面搭载华为乾崑,引领“油电同智”新时代
通关中汽夏测六项严苛烤验,五菱树立新能源商用车技术新标杆
「插枪即充电,放电即收益」,广汽昊铂首批V2G桩正式开启车主招募
7.38万起售,首搭OPPO智行+半固态电池,全新MG4预售开启
极狐T1内饰首秀:豪车同款软包覆+全景大天幕,A0级也可以有豪车范儿
造『自带超充桩的电车』,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正式发布
限时先享价17.36万元起 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焕新上市
130万元,全尺寸行政豪华SUV仰望U8L鼎世版开启预售
元UP 301KM领航型:年轻人第一台SUV,7.48万元入门即高配
传祺第80万台MPV下线,向往M8鸿蒙座舱版上市,补贴后低至29.99万!